1)第一百四十二章 郑浑及罗马军团_三国新马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浑!

  马超突然想起来了,汉末三国当中,确实有一个人是叫郑浑的。而且,这个家伙的作用,丝毫不比一员虎将或者一员内政高手差,甚至,某一方面来讲,还要强上许多!

  汉末三国为乱战时期,重视农业生产的君主倒是有,但重视器具发明的,却没有几个。马超死命数来数去,也就一个蒲元炼刀、刘晔发明了投石机、诸葛亮发明诸葛射弩、摧山弩、孔明灯什么的。这三人的发明,完全跟军事挂钩。

  直到后期,三国鼎立时期,中原大地不再乱战的时候,才出现了一个马钧,这人才算是完完全全的农业发明家,发明了耧车、水翻车、织梭机等农业器具。

  而汉末乱战时期,唯一一个以工匠身份被记入史册的人,除了马钧之外,便是这个郑浑了。而且,马钧这个机械发明大师,据说身份还是郑浑的弟子。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汉末避乱淮南,由于锻造之术技艺精湛,受到袁术敬重。后来投奔华歆,后来又得到曹操的信任,被调到曹操身边当幕僚。曹操的儿子曹丕即位后,拜郑浑为侍御史,加封驸马都尉。

  郑浑历任下蔡县令、邵陵县令、上党太守、京兆尹、将作大匠等职。在任期间一直清廉为公,魏明帝曾经颁诏称颂。

  郑浑的确也是一员非常称职的官员,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任职期间,亲自率领百姓开坡修田、植树造林,受到百姓的爱戴并得到当时统治者的表彰。

  郑浑为官清廉,虽身居高位,“妻子不免于饥饿”。在封建社会中,一个官员能如此为百姓着想,且廉洁奉公,实属难能可贵。

  不过,当时的史学家把郑浑的历史功绩,都归功于他实施了一系列的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百姓生活的治理措施上,却完全忽视了郑浑在金属冶炼技术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甚至可以说,他们忽略了郑浑本身应该是一位发明家的身份。

  金属冶炼方面,据说郑浑是在西凉高昌把西域锻造工艺和中原锻造工艺相结合,后人也不知道他到底采用什么工艺和材质,开创了汉末三国时代最先进的金属冶炼技术。他打造出的武器锋利无比,是当时所有武将梦寐以求的精品。而他将这些武器所用钢质称为麻钢,其硬度锋利程度远远超越蜀汉。

  相比较起来,三国之中,有了郑浑的曹魏的军事装备最为精良,得了蒲元的蜀汉居中,什么人物都没有的东吴最次。

  不过,自己手中这个奴隶郑浑,能是历史上那位能员良吏、发明大家吗?自己让他重归姓氏,还是因为他帮助自己发明了风箱、制作了蒸馏桶呢:没听说郑浑之前还是一位优秀的木匠啊?

  带着这个疑惑,马超疾步来到了仓库,看到那位三十来岁的汉子,正对着一批木枪杆发愁。

  郑浑此时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