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09章,杜博编修_地主家独生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天,是最好的季节。

  一群人进饶桐工院逛,哪怕一人收十两银子。

  五十个就是五百两,不差银子。

  他们也没搞事,就是看了工院咋搞,学习一下。

  工匠,太多了,饶桐县能收多少?有技术优势的很多。

  以前可能关着门搞,但现在,有人打开门搞。

  你祖传啥的,根本不一回事。

  众人上二楼。外边就摆一片喝茶的。

  客人在一边,那边,是一群在吵。

  木匠拎着斧头和徐茉茶讲道理。

  徐茉茶拿了斧头,舞的比他好,工作台搭了,木头拿来,做给你看。

  这边参观的,目瞪口呆。

  小子、呵呵,徐小姐比一张嘴的强多了。其实对动手的,都是亲自动手最能征服他。

  你说你的,他干他的,那就闹不成。

  徐茉茶去收拾好,这边又一阵吵,大家算是达成一致。

  姚甘氏在一边,我就不行。

  裴姽、我能生。

  姚甘氏,多生几个好,几个加起来还不如徐小姐一个?不如徐直一个?

  几个客人,靠近徐直和她的学生。

  听半天,嘤、退散。

  有眼尖的:“那位小姐是?”

  小子呵呵,徐家的客人,有啥稀奇?不是相处很愉快?

  众人看那边,对那栋建到一半的楼好奇。

  春雨会地盘,干的热火朝天,看着觉得好亲近,或许在这边的范围。

  当!当!当!当!当!当!当!

  熟悉的钟声,哪怕新城习惯了,还是会看一下几时。

  客人、心痒痒,都想回家建一个,只是、没技术。

  据说太上皇正建,还是再等等。

  到十一月,宁寿宫钟楼第一层正式封顶。

  太上皇一高兴,在京报撩了几句。

  在时间面前,从没觉得自己这么年轻,相对于地老天荒,人的存在短暂而精彩。

  亲儿子捧一句:用有限的生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吧。

  这阵还在吵的田,暂停了。

  太上皇都觉得自己年轻,要搞事情,谁知道会不会搞你?要过年了,过个好年啊。

  南华路,一共归田十万亩,将近一万户受益。

  天凤路,一共归田十二万亩,将近一万户受益。

  用顷来算,不是很多。两万户五万户对于总体而言也不多。

  但,这是完全和平的情况下进行的。

  卖田的并不亏,捐田是自愿、或者不是那么自愿。总之没发生剧烈冲突。

  那些一天喊的,一分田都没拿出来。

  这,大概是各县层面,自己完成的一件、不算壮举而是普通的事。

  但实际受益就是将近五万户,你若是放到一路,就蛮不少了。

  四万户已上为上州,二万户已上为中州,不满为下州。看一州不到四万户很多,这等于一大州耕者有田。

  桐州,经过统计,八成农民有田,一半、自己的田就能满足粮食。或者,这一半人解决了吃的问题。

  刺史许邛州,没干别的,这好像、也不是他干的。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