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2章 发现政令不通_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六这一天,全国各地的老大都要到洛阳述职,开展一年一度的全国会议。

  今年的事情很多,所以开的时间也比以往长了一天。

  例如在中南半岛(越、老、泰这块半岛)上,刘备驱赶刘焉、刘表等人西进,就不是很顺利,而曹操在高原那边整合当地士兵,对入侵高原的盘越国等国家的士兵伏击效果不是很好。

  再加上西北方向的典韦控制的坚昆国对着西边领土的扩展也陷入了困难。

  一时间,华夏的领土扩展计划被搁置了。

  然后加上华夏制度不停修正更改,很多文件甚至都还没到基层一线工作人手中,就已经废除了。

  再加上其他一些种种原因,在这次会议上,刘铮发现了华夏国家运行上的一些端倪。

  “赵风,你在常山有没有派人调查底层一线工作人员对洛阳发布最新条例的了解情况。”坐在椅子上,刘铮正襟危坐。

  “这个传统我一直在保持,也在不断更新询问方式,本地人,外地人,故意违反条例等情况都运用了,在我收集的信息中,常山基层工作人员基本都能在洛阳发布新令的第三到第七天知晓新令发布以及熟悉新令。”

  赵风认真回答刘铮的询问,把自己在常山开展的工作调查情况告诉刘铮。

  因为常山是刘铮老巢,而且刘铮把常山的信息渠道做的非常好,普通百姓能从当地政府门口看见最新政策、招商等情况。

  而基层干部则可以在他们工作地方快速获得最新政令(有新令传达到常山州州政府,州政府就会派人去市政府告诉,市就会区区,一级一级及时传播下去。)。

  常山的政令传播是刘铮亲自抓的,而且也已经在十几二十年之中养成了惯例。

  现在哪怕就是刘铮不去抓,整个常山也会自己运转起来。

  毕竟人是群居动物,具有学习能力,受氛围支配。

  当一个团体每年如一日做的一件事时,新加入的人,哪怕就是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但他也会慢慢地被同化,自然而然的去做这件事。

  “嗯,要坚持下去,督促这个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刘铮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不忘嘱咐赵风,要把这个传统坚持下去。

  同时心中不由沉寂下来,连常山都要三到七天,何况起来地方呢?

  虽然这次开会,大家都没有反应这个问题,但刘铮还是从各方面的信息中推断出了各地基层对接收洛阳政策的延迟问题。

  刘铮之前虽然没有在政府方面工作的经验,但怎么也是有几千年历史作为基础参考的啊!

  从古至今,多少王朝是因为政令不通,而导致灭亡的啊!

  那些王朝之所以会这样,一是因为没办法解决政令传达问题,毕竟古代又没有手机电脑的。

  二是思想上也没有这个意识,反正是能维持就好,没部分改变现状。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