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一章 “慷慨”的李思明_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思明在香港逗留了半个月。

  在这些天他和曾智包括渡边、袁侯在内拜会了香港证券界人士,广交朋友。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计划将香江电器整体在香港上市,如果成功,这将是一个类似企业的首创。因为香江电器虽然是香港注册,法律上讲是一家香港企业。但主要资产在内地,主要市场在内地,主要经营活动也在内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样类型的一家公司在香港发行股票。能否获得投资市场认可,还是一个未知数。

  上市的目的,直接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以开拓海外市场。母公司微星科技集团早就不再投资香江电器。第二也是提升香江电器的国防化形象,以方便开拓海外市场。自1989年8月9日,四川老军工企业长虹决定全国范围全面降价,每台向消费者让利50元,同时保证国家税收一分不少以来,洋品牌受到极大的冲击。包括香江在内。

  长虹彩电在长虹这次彩电降价开创了我国彩电史上价格战的先河,50天后,国家出台了彩电降价政策。此次长虹率先降价至少产生了两个划时代的影响,首先是从此国产彩电摆脱了计划经济的阴影,企业真正取得了对自己产品营销的主动权。为我国彩电业市场化奠定了基础。此外。正是由于国产品牌不断通过价格优势与外国品牌拉开了距离,为彩电最终进入进入寻常百姓家创造了条仵。

  在李思明记忆中的历史,也许就是从这开始,低价格似乎成了中国企业唯一的市场竞争手段。连老外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似乎中国产品就是廉价品,一边用着中国廉价货。一边还大言不惭地谈“威胁”。李思明对此很忧虑。

  香江电器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影响不大。一是因为市场定位不同。香江电器早就在国产彩电厂开足马力生产时。就开始精耕细作。确立了自己地品牌影响力;二是香江电器地技术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动力之所在,不断地通过技术研发。提供最新科技成果,让香江电器走出了国门,赚外国人地钱;三是香江电器改变了策略,通过技术改造和设计,将成本削减了8%,并且通过为国内彩电厂提供显像管等核心部件的手段赚钱。这也体现了香江电器自身地研发水平。技术出身地李思明影响到所有地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大家都对技术有着不甘人后的热情;四是降价实际上极大地影响到了那些在国内没有建厂地“纯”外国品牌。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香江电器实际上是挤压着这些品牌在国内的市场空间。

  正是1989年的国产彩电的降价行动,直接促成了香江电器的国际化尝试。要不怎能显出自己地水平?李思明等人对海外市场有着强烈地野心。经过两年多的开拓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