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三十六章 成都兵变 一_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翌日。

  王宫,御书房。

  孙权神色有些凝重,盘坐书案侧位之上,而站在他面前的是内阁首辅张昭,次辅朱治,蒯良,吏部尚书顾雍,教育司司长蔡邕。

  “孤希望,今年能举行第一届的科举。”

  孙权一双琥珀晶莹的眼眸扫过几人,沉声的道:“所谓科举,就是开科取士,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之下,以出题大考为手段,选贤用能,为吴国朝堂输送新的官吏苗子!”

  “开科取士?”

  张昭还在细看科举的每一条详细的策略,举孝廉已经维持的几百年的选吏制度,一朝被推翻,他也有些的沉默。

  他抬头,目光细细的看了看孙权刚毅的脸庞,这个年轻的君主还真的不能小看,一出接着一出,永远都不知道他心中想的是什么。

  当年侍奉孙坚,他都没有这么累过。

  “有问题吗?”孙权看着张昭,内阁首辅,当年吴国天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某同意试一试!”

  张昭沉吟半响,把科举了一条条政策看的仔细无遗,才答应了下来。

  要是几年前,他一定反对,毕竟那个时候,读书人加起来也没有几个,开科取士,有多少人来考试都不知道。

  现在倒是可以一试,当今天下,吴国的书院鼎盛,不说江东书院,金陵书院,这两座高等规模的学府,其他的,鹿门山书院,交州书院,辽东书院,皆然都是有人才输送的学院。

  再加上今年教育司推广的书院政策。在每一个郡府都建立一座高等书院,把读书人普及到百姓之中的去。

  科举,未必不是一个好的官吏选举制度。

  “大王,如此贸贸然的去改革官吏的推选制度,必然会推翻之前的举孝廉制度,不少人大儒手中都握着孝廉名额。会不会……”

  蒯良没有说下去,但是那个意思在场所有人都明白。

  权利二字,没有多少人能逃得了,平时不在庙堂的那些读书人儒者,手中唯一的权利就是握着可以举孝廉的名额。

  突然没有了,自然会引发一些不满。

  读书人不好惹,特别是读书出名的人更不好惹,看看如今的孙权就知道了,他堂堂一个吴王。见到那些读书成名的老不死,还要毕恭毕敬。

  好像蔡邕郑玄这等级别的大儒,随便一个都能拧起他来打,打完左脸,他还要乖乖的把自己的右脸贴过去。

  这些大儒,那一个不是门生遍布天下的,他们要是彻底的闹起来,可就比之前变法的风暴还要猛烈三分。

  “这就要看蔡司长的能力了!”

  孙权微微眯眼。目光看着自己的老岳父,笑眯眯的道。

  御书房里面的几人听此言。顿时一双双目光皆然看着蔡邕起来。

  “微臣突然明白了,大王当初千辛万苦以教育司的大计划,诱引微臣从江东书院出来,原来就是为了今日这一出!”

  蔡邕的面色不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